“昨天刚存了几千,今天就关门了!”3月30日一大早,在海淀建材城西路一超市店外,一纸“暂停营业”的告示让顾客心里拔凉。据北京晚报报道,涉事店铺为汉食生鲜生活超市沁春汇店,不少消费者储值卡里的钱还没花完,有人昨天刚储值千元,第二天店内就已漆黑一片。在地下二层物业办公室,负责登记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说,当天已有几百人登记过了,储值余额最多的超过两万。
汉食生鲜生活超市沁春汇店称暂停营业。图据北京晚报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商家收了钱就跑路,消费者想退却没门路。预付卡没花完且维权难,一直是消费领域的民生痛点。当下,随着春日消费热起来,在预付费陷阱上栽跟头的顾客也多了起来。近日,某知名瑜伽公司倒在春天里引发大量关注,缴纳了大额学费的学员中,一些人因维权成本过高已表示放弃维权。据法治日报记者调查,在某社交平台搜索“跑路”、“维权”等关键词,“某美术机构卷钱关闭拒退百万学费”、“某少儿英语跑路”等话题充斥网络。
预付式消费本是商家回笼资金、消费者买到实惠的双赢模式。然而,一些商家利用该模式的漏洞,恶意跑路、人间蒸发,严重损害了办卡者的权益。从交易过程中看,预付卡是顾客发给商家的信任卡,是商家诚信指数的检测卡,无论如何也不该沦为圈钱卡、套路卡。如今正是消费回暖期,市场更需要互惠互利、激发潜力的良性交易方式,而不是任由“预付费陷阱”泼冷水、割韭菜。
针对预付卡打水漂乱象,全国多地都在探索破解之策。以北京举例,2021年,朝阳区推出“预存宝”,以银行名义开设资金存管账户和运营平台,对经平台流转的资金进行100%存管;去年6月,《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》正式施行,通过7日内“未开卡”可全额退款、没提供商品和服务一次性退余额、“预付费资金”将有存管银行、不退款不补办条款无效等规定,给预付卡戴上了法律紧箍。
不过,频发的商家跑路现象,也在反向拷问法律和市场规定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。就拿最近的汉食生鲜生活超市案例来说,那些刚刚充了钱、一分还没花就遭遇店铺谢客的消费者,能不能拿到退款?多久能拿到退款?对于较早充值的顾客,有谁会主动站出来给他们撑腰?眼下预付卡发卡量显著增长,有多少顾客的资金纳入了全程监管?难道那么多预付卡规定,就无法支撑维权无力的消费者拿到退款?只有把老百姓身边的“预付卡陷阱”铲平了,霸气十足的法规才算真正落地见效。
以跑路的形式侵吞消费者的钱财,其性质与抢钱无异。杜绝这一乱象,既需要从源头上规避风险,让想跑路的商家无处蒸发;也需要加强资金监管、处罚不法商家,起到约束和震慑作用。同时,消费者在注册会员、预付资金时,也要多看两眼商家资质和合同解除或违约责任,注意保留证据而不轻信口头承诺。毕竟,办卡前多麻烦一点,是为了办卡后少堵心一点。
(原标题:刚存几千超市就关门!消费起步不容预付费陷阱使绊子)
来源:北京晚报 评论员 辛音
流程编辑:u027
版权说明: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、图片、图表、漫画、视频等内容。
未经许可即使用,或以此盈利的,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,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
联系方式:takefoto@vip.sina.com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